您的位置: 星辰在线

碧潭飘雪:以中秋礼之名,见证国人的三种情结

资讯热点 | 2024-09-05 19:08:34
星辰在线 | 作者: | 编辑:胡锦轩

  广告 - 推广

  中秋茶礼,向来不止是一份礼。以竹叶青茶业出品的碧潭飘雪为例,它给团聚的中国人提供了三种“情结”。

  中秋节这天,看着那轮皎洁的明月,与和家人闲坐,是一年中非常难得的闲逸日子。它不像春节那么热闹喧嚣,也不似端午节日那么盛事纷呈。

  中秋是面对自己的特殊时刻。

  你可以逍遥物外,暂时忘掉外面的世界;也可以思念怀旧,跟家里的老人把几十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,重新聊到天亮。

  而如果没机会如期的团聚,就举起一杯碧潭飘雪,千里“碰杯”、一共婵娟。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,在中秋这天,总能让人找到合意的那一瓢。

1725502508891.jpg

  所以,说到中秋茶礼,它只不过是个载体,本质是中国这片大地几百上千年形成的文化,到了某个日子就会“泛滥”的某些情结,以及不得不做的事。

  也许只有喝着茶、聊着天、赏着月,这一天好像才没白过。另一方面,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体系中,似乎总存在一个“缺口”,而中秋节就是缝缝补补,是国人被外面的世界东拉西扯成无数个碎片化的自我后,又重归圆满的一个仪式。

  所以中秋茶礼格外重要。带上一盒碧潭飘雪回家,送给至亲,或一起品鉴,能更直观的找到中秋的价值内核,享受专属于国人的那三种中秋“情结”。

  为什么是专属国人的?

  毕竟在古代人的烂漫生活中,处处已有考证,尤其是在大诗人的吟诵中,呈现着烂漫、多面貌的中秋节情结,以及中秋茶礼赋予的能量。

  飘逸洒脱的情结

  “两腋清风起,我欲上蓬莱”、“东坡调诗腹,今夜睡应休”。

  苏轼有茶仙的美名,这几句诗就是喝茶后,徐徐激发的雅兴、逸兴、诗兴。一杯一杯茶下肚,得意处腋下清风起,想要登上蓬莱去看看;写作时文思不畅,几盏清茶后,苏轼茅塞顿开,思如泉涌,彻夜挑灯奋笔疾书,甚至到了难以歇息的地步。

  这份飘逸洒脱,在中秋节这天发挥到了极致。而碧潭飘雪这道中秋茶礼,同样可以帮国人抵达大诗人的烂漫之境。

  碧潭飘雪冲泡后,可见茶汤清澈如碧潭,朵朵洁白的茉莉花如清晨初雪,飘荡于茶汤,这幅唯美的画面配上皎洁月光,自然与飘逸的情绪,撞了个满怀。

  同时,清新雅致的香气飘满了房间,仿佛令人置身茉莉花园,心旷神怡。轻品一口,滋味醇厚、花香鲜灵,一股雅兴、逸兴、诗兴就这样汹涌扑面而来。

  所以,中秋茶礼选碧潭飘雪,岂不飘逸洒脱?

  团聚怀旧的情结

  “千里江山昨梦非,转眼秋光如许。青雀西来,嫦娥报我,道佳期近矣。寄言俦侣,莫负广寒沈醉。”

  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文征明写的这首《念奴娇·中秋对月》,正是对中秋节“归心”、“团聚”、“怀旧”等不同情结的深刻诠释。

  他在这诗中吐露当下的情怀:过去的事情如消逝的梦,转眼又到了去年此时,不要辜负了这一天。

  如何不辜负这一天?带上一盒碧潭飘雪这样的中秋礼,就是理想答案的一种。

  碧潭飘雪成名市场半个多世纪以来,以国人文化为根,历经岁月陶冶,形成了独特的以亲情、友情、茶情为主题的“三情文化”。

  作为碧潭飘雪的创始人,中国制茶大师徐金华最初与家人一起研究制茶之道,经过十多年探索,终于寻得分寸火候。此后每一年的伏天时期,女儿择花,夫人制茶,选花、采花、包花、窨茶、炒茶……每一道环节,无不展现出徐公一家人的浓厚亲情。

  为什么要制茶?徐公想用一款高品质茉莉花茶,招待家中往来不绝的诗人画客。而大家品尝了碧潭飘雪后,纷纷激发雅兴,或是为其赋诗,或是为其提起画笔,刻画心中的茶情。一次次灵感诞生的时刻,进一步丰富了碧潭飘雪的文化内涵,并留下了许多以诗换茶、以画换茶的美谈。

  所以从选择中秋茶礼的角度而言,碧潭飘雪可以说是“天选”好茶,无论是香气口感,还是文化模因,都完美契合了中秋节这天。国人所需要的情结、所看重的场景、所追求的雅致,都逐个达成。

  思归不得的情结

  团聚以外,中秋节也是中国人“爱别离、求不得”六个字的真实写照。

  不是每个漂泊在外的人,都能如期回家,享受团聚之乐。但中国人向来达观,自有一番情结抒发己怀。

  比如,苏轼大文豪这几句名满天下的诗句,足以说明一切:

  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

  这是何等的达观与通透。

  就算在月圆之夜,身旁没有亲人好友围坐,但天上明月清辉遍洒人间,对月举起一杯碧潭飘雪来,遥祝千里之外的亲友,也足以大畅己怀!

  所以中秋茶礼这最后一道意义,更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与心态。这茶香,似乎能绵延千里,打破空间的拘束和阻碍,让两端的亲人,把心相连。

 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  这也是中国茶碧潭飘雪的独有魅力。

【来源:星辰在线】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