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星辰在线

唯嘉名医|王玲:“医”路前行40载,甘为儿童心理健康“守门人”

资讯热点 | 2024-10-17 21:05:31
星辰在线 | 作者:贺亚玲 | 编辑:丁辰欢

  

(唯嘉儿科发育行为儿科主任医师、教授王玲正在给患者进行诊疗。)

  星辰在线10月15日讯(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)看到源源和弟弟一起“毕业”,即将重返校园,唯嘉儿科发育行为儿科主任医师、教授王玲欣喜不已。“这是唯嘉儿科综合诊治大龄抑郁症儿童的成功案例,也是我从医生涯中接手的最复杂的病例。” 接过源源妈妈“家一样的温暖,亲人般的呵护”的大红锦旗时,王玲感慨道。

  作为原广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学院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、教授暨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,王玲自1980年从南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,至今执业近40载,服务成千上万个孩子和家庭。

  “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表明,随着社会、心理环境的改变,人不能单纯地从生物的角度去看,孩子生病了,不仅仅只是躯体方面的疾病,可能更伴随着心理、行为、情绪上的变化”。在儿童发育行为、心理健康、早期发展促进等方面钻研多年,王玲发现,儿童青少年阶段,自控能力差、情绪不稳定、身心发展不成熟,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,先天后天都有因素,其中养育方式简单粗暴、家庭气氛压抑、亲子关系紧张、睡眠不足、学业压力、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尤为突出。

  近年来,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,且呈现出“低龄化”发展趋势,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。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全社会的共识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《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约14.8%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,高于成年群体,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。其中4.0%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,10.8%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。此外,33.4%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。“儿童身心健康中的各种需求仅依靠医疗、教育、家庭等单个力量很难得以满足,只有通过多部门合作、全社会参与,才能构建医-教-家-社四方联动的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,优化儿童身心发展环境。”王玲希望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,为儿童身心健康营造更好的环境。

  以仁心仁术,打开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“通路”

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,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,医学模式也实现了转变,社会的关注重点从治病变成了防病(治未病)、做健康管理。

  王玲坦言,儿童的健康,不仅包括身体健康,还包括生长、行为、心理、情绪、语言以及社会交流、学习技能等。

(王玲一直致力于让社会更加关注儿童健康管理的课题。)

  小嘉今年8岁多,上小学的他总喜欢憋尿、憋屎,课堂上,老师在讲台上讲课,他却在座位上旁若无人地开始排泄(大小便),全班师生掩鼻不屑,他却我行我素、毫无察觉。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开展学习,经常不自主发出尖叫声,如上“出格”行为让同学们对他唯恐避之不及,敬而远之,久而久之,小嘉形单影只,成为“独行侠”。

  今年4月,家长带着小嘉找到王玲,向她倾诉孩子的行为问题。“医生,他到底是怎么了?”面对家长的疑惑和苦恼,王玲给小嘉安排了检查和评估,初步诊断为疑似多动症。王玲耐心询问后发现,小嘉虽然自述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,很容易受外界影响,经常丢三落四,但却可以全神贯注地下国际象棋、玩游戏、看电视。

  针对小嘉在多动行为、情绪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王玲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,包括行为分析训练、感统训练、家庭训练指导及药物治疗等。2周后,小嘉遗尿遗粪问题得以解决,慢慢能自觉认真上课听讲,重新被全班师生接纳,能与同学老师正常互动,很快恢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。“小嘉妈妈认知水平很高,能接受疾病诊断,更不讳疾忌医,风雨无阻,坚持训练,参与训练。”王玲说,家长(家庭)的支持让医生更有信心去帮助这样的孩子和家庭走出阴霾。

  “当家长发现孩子有问题时,一定不要有病耻感,更不要‘讳疾忌医’。”王玲提醒广大家长,当孩子的行为发育偏离或出现异常行为时,请不要随意给孩子“下诊断”、“贴标签”、“戴帽子”,把他视为病人(差生),而是要把他当作一个完整的人,在一些内外因影响下,他暂时发育偏离了或发生了一些状况。家长要充分信任医生,遵从干预建议,积极配合干预,这样医生才能更有信心用效果去帮助孩子和家庭。

  医疗有温度,她成为孩子们信赖的“王奶奶”

  王玲行医有一个原则:不主张一生病就打针输液。她觉得,孩子的健康管理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做。“如果把孩子的生理、心理都干预好了,那他生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,少生病甚至不生病。这种理念我想践行在自己的孩子身上、身边的亲朋好友身上。”

(为感谢王玲团队的“仁心”“仁术”,患者家属送来锦旗。以上图片均由 唯嘉儿科 提供)

  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,一名优秀的医生,不仅要有“仁术”,更要有“仁心”。“一名好医生有三层次的区分:第一层是治病救人,你能够看好病人当下的疾病,这说明你可以尽职尽责当好一名医务工作者;第二层是人文关怀,你不仅能看好病人的病,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;第三层是和病人的思想灵魂产生交流,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。”

  在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时,王玲从儿童保健、儿童体检、发育行为儿科相关专业书籍开始学习,再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去探索和实践。2017年,王玲退休,被唯嘉儿科创始人陈鹏邀请到长沙,在湖湘大地上扎根,发光发热,继续守护儿童健康。“有这么多信任我的家长,社会又有这么大的需求,我难以拒绝,看来是真的要‘延迟退休’咯。”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让她很快就做出了决定,接受邀请,穿上白大褂继续陪孩子们“玩”。

  王玲选中唯嘉儿科的理由很简单。她仔细了解了唯嘉儿科的创立初衷,了解到它是以中心门诊部和名医工作室为依托,打造集健康体检、生长发育、发育行为、五官保健、体质调理、体态矫正‘六位一体’的一站式儿童健康管理模式,这是一种首创的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,是一种在公立机构没法建成的医学模式。基于多年的临床和管理经验,王玲觉得,“唯嘉6+1”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未来大有可为。

  新冠疫情三年给王玲的启示很大,她发现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大的关注。“躯体疾病的诊疗很容易,有成熟的检验设备、有效的药品、精密的影像学检查,但心理行为是没有特定模式的,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定的单元。比如,多动症孩子,他的表现不一样,治疗方案也就不一样。”结合实际门诊工作来看,现在的孩子除了发生感统失调、发育迟缓、多动症、孤独症、抽动症、学习困难以外,还患有精神、心理、品行等障碍性疾病,如焦虑、抑郁、强迫、对立违抗、网络成瘾、厌学、逃学等。

  王玲谈及之前接诊过的一个孩子,父母给予了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以及无条件的爱,可家长从来不会当面向孩子表达爱意,更不会就学习或成长问题与他交流,不知道他的学习能力、执行能力与家长对他的期待是否匹配,造成孩子有强烈的负罪感和压力,认为如果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就对不起父母,这时父母浓浓的爱就成了孩子心里重重的“碍”。

  通过和许多孩子的交流,王玲发现,当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、老师真正的尊重、理解,甚至还要承受一些指责、训斥时,就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表达或宣泄,比如撞头自残、跳楼等,期望用这些“与众不同”的方式引发家长对他的理解、关注,使家长撤回对他的压力。王玲坦言,孩子躯体的不舒服只是表象,孩子真正要表达的是心理情绪的不舒服。她希望家长一定不要因为“不好意思”而错过孩子最好的干预时机。

  如何干预?王玲给出了三步法:第一步,找资质好的机构咨询专业人员,并且要坚定,不要来来回回换机构,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干预时机,专业机构的诊疗水平权威、规范、稳定,医务人员医德高尚、充满爱心、尽职尽责,有充裕的时间沟通交流。第二步,家长要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,借助专业人员,去了解、认识、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孩子。第三步,如果孩子确实有问题,不要讳疾忌医、偏信偏疑、患得患失,要有一定的依从性,对医生、治疗师的依从,更要有一定的参与度,越是参与越能了解孩子,越能配合干预,这样才能让干预效果达到最佳。

  近年来,儿童青少年自残、跳楼、离家出走等新闻见诸报端,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。有人感喟,“整个社会好像都生病了”。王玲说,一个焦虑的孩子背后肯定有焦虑的家长,一个有行为问题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家庭,“孩子是这个家庭里病得最轻的那一个”。她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推动医教结合、医家融合,让孩子们在促进身心发展、健康素质培育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。她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心理和精神卫生状况,不断提升人性、气质、神经心理方面的知识,培育更多专业人才,打造既懂儿科医学又懂儿童心理健康的专家队伍,给孩子们营造更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
【来源:星辰在线】

标签: